“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华大地正展现出天蓝地绿水清的亮丽新景象。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远眺山峦叠翠,近看碧波荡漾……秋日的苍山洱海,让人流连忘返。洱海是云南大理人的“母亲湖”,也曾因长期污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经过系统治理,今年上半年,洱海水体透明度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当洱海在眼前一天天清澈起来,才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理古生村村民何利成的客栈一度被关停进行整改提升,恢复营业后迎来八方游客。
生态兴则文明兴。新的赶考之路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道必答题。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通过一系列切实举措,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产业提升,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补上短板,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快速推进,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能源转型,清洁取暖改造减少散煤污染,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曾被雾霾笼罩的天空逐渐被擦亮,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之后,总书记又将“草”和“沙”纳入其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如今,我国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为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提供有效保护。全国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4.02%,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减少,绿意装点着山川大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生动展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竹海绵延,荷香清幽,处处皆景……这是游客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看到的风景。
要“钱袋子”还是要“绿叶子”,也曾是困扰余村人的难题。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论断。
余村复绿整治矿山,治理污水垃圾,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白茶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总书记强调:“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一个小山村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地坚持绿色发展,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丽的桂林山水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
2021年4月,漓江岸边。正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负责同志说:“这次来,我最关注的就是你们甲天下的山水。什么能比得上这里的生态好?保护好桂林山水,是你们的首要责任。”
桂林山水也曾面临非法采石采砂等带来的生态危机。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治理漓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如何激发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河南省就尝到了保护绿水青山的“甜头”——今年7月初,山东省财政厅宣布向河南省支付1.26亿元生态补偿金。鲁豫两省去年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来,黄河由豫入鲁的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山东省作为受益方,向上游的河南省兑现了这笔生态补偿资金。
近年来,安徽、浙江等18个省份探索开展了跨省流域上下游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人们认识到,好山水、好生态也是“有价之宝”。
守住绿水青山,还要明确底线红线。
对一些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事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秦岭北麓由“无序开发”到“有序退出”;祁连山由曾经的“千疮百孔”变为满山苍绿;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从严重污染到再现“汾河晚渡”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今年4月21日,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的小学生们收到一份珍贵礼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他们的回信。
习近平主席在信中说:“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
共建地球家园,有主动作为的中国贡献、中国担当。
“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引起了与会各方的广泛共鸣。
这1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从68.5%下降到了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是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执行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深入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陆续发布“双碳”目标下的“1+N”政策,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努力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
近年来,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节俭风”吹进千家万户,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2022年1月17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用3个“全力以赴”,再次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行动:
“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新征程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携手同心、不懈奋斗,定能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绚丽新篇章。
新华社
本版文章
长抓真抓 抓实抓细 以林长制促进林业发展
2022-09-23
云南省女职工“两癌”筛查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2022-09-23
全力做好项目融资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2022-09-23
市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六次集中学习
2022-09-23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2022-09-23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要闻
- 第A05版:清廉昆明
- 第A06版:经济
- 第A07版:都市
- 第A08版:都市
- 第A09版:城市空间
- 第A10版:城市空间
- 第A11版:城市金融
- 第A12版:城市空间

-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新时代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
- 昆明市和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将行使首批30项省级行政职权
- 丰收节里的喜悦
- 新时代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
-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 长抓真抓 抓实抓细 以林长制促进林业发展
- 云南省女职工“两癌”筛查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 全力做好项目融资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 市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六次集中学习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本月起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缴费
- 昆明市代表团首金产生
- 万溪梨黄
- 金秋稻香
- 丰收节里的喜悦
- 昆明市举行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职业技能竞赛
- 市政协领导督察东川区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
- 市政协领导督察安宁市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 市政协开展界别协商活动 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
- 严守案件质量“生命线” 持续构筑“铁案工程”
- 清风走一线
- 以评促改 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 开展案件质量评查 把好案件质量“关口”
- 为案件“把脉问诊” 倒逼提升办案质量
- “清单式”管理 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 把牢核心要素关键环节 全流程严控案件质量
- 云南十年税收累计超2.9万亿元
- 云南启动土壤“全面体检”
- 华为云企业服务节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 打造西南地区生命科学产业新高地
- 简讯
- 寰宸商务中心(中海寰宇中心)30地块商铺及车位交付公告
- 公示
- 遗失启事
- 车子也要用化肥吗?
- 昆明市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
- 宜良增强消防力量筑牢安全防火墙
- 西苑街道首届民族舞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 昆明多部门联合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主题活动
- 上支付宝搜“昆明发布”领取30元绿色出行福利礼包
- 西山区开展安全宣教进非煤矿山活动
- 五华法院“三个强化”抓实党风廉政教育
- 呈贡区教育体育局开展培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呈贡区农业农村局确保巡察整改落地见效
- 雨花街道纪工委开展党纪法规测试
- 这些新职业 个个都精彩
- 电梯安全宣传及应急救援演练走进地铁4号线
- 昆明23个加油站可交燃气费
- 昆明绿化工插花员比拼技能
- 宜良巾帼大宣讲激发乡村振兴“她力量”
- 美团电单车减碳量昆明排第一
- 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
- 支持乡村振兴核心在推动产业发展
- 确保乡村振兴政策红利有效传导
- “及时雨”为企业喜降甘霖
- 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乡村振兴
- “云牛贷”富了村民
- 以金融服务赋能乡村经济
- 今年上半年乡村振兴贷款指标超额完成
- 10年金融助力红利显现
- 为农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
- 兴业银行金融活水为云花产业发展添动力
- 简讯
- 诚泰财险助老年人消除“数字鸿沟”
- 国寿寿险上半年保费收入超4399亿元
- 阳光人寿云南分公司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 招商蛇口·依湾郡二期提前100天交房
- 绿城云南入昆首个项目有望提前交付
- 万科·大理·拾叁月1248套住宅将交房
- 第五届云南少儿节启动
- 老昆明的近代银行和“金融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