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云南省委举行“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税务工作专场发布会,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税务部门在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立足税收职能扎实服务云南社会治理大局,不断提高办税缴费体验,稳步推进税务机关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一组数字,宏观反映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2012年,云南组织税收收入为2396亿元;2021年,这个数字增长到3566亿元。十年间,全省累计组织税收收入超过2.9万亿元,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告别“两扇门”
186个办税服务厅推行“一窗通办”
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局长姜涛说,回望云南税收事业发展之路,改革始终是统揽税收各项工作的“牛鼻子”。
说到过去十年税收事业最大的改革,不得不提国税地税机构合并。2018年,云南圆满完成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新队伍展现新作为,“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纳税人办理业务由分别进“两扇门”拉近到了隔壁的“两个窗”,再逐渐融合成为“一窗办理”。纳税人往返次数显著减少,办税流程持续优化,办税服务不断提质升效。此后,从“全市通办”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便利纳税人异地办税的服务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省186个办税服务厅全面推行“一窗通办”,272个事项实现“全市通办”,14项业务可“全国通办”。
云南省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出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组合拳”。推出一系列“减审批、减资料”的便利举措,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与2017年相比,现在的办税事项减少40%,报送资料减少50%,税务行政许可减少70%。
超3000万用户
税费业务随时随地“指尖办”
十年来,云南税费征管工作深入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管理。锚定“线上服务不打烊”目标,云南省电子税务局功能日益健全,实现47个税费种“全程网上报”、256个税费事项“全程网上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云南省税务部门不断完善电子税务局建设,加强税收信息系统整合优化提升,大力推进税费业务“全程网上报”“全程网上办”,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比例达97%,“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拓展到163项,占全部税费业务事项的81%,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云南省税务部门积极融入“数字云南”建设大盘子,大力推进智慧税务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发并推广运用“一部手机办税费”移动平台,实现税费业务随时随地“指尖办”。
“一部手机办税费”为面向社会公众、自然人、企业等不同群体的办税缴费移动平台,包含用户中心、办税中心、查询中心、互动中心、服务中心五大中心,目前已涵盖社保费、车船税、车辆购置税、一键零申报、小规模纳税人申报、发票代开等190余项业务功能,覆盖90%以上的高频税费业务。“纳税人、缴费人不再受电脑、网络等传统报税硬件设备限制,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多项税费业务。”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总会计师梁兴涛介绍,截至目前,“一部手机办税费”注册用户数已超过3040万,全省累计业务办理总量突破1.63亿笔,节约综合办税缴费成本近33亿元。
减税降费
754亿元留抵退税款到账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税收事业以人民为中心、服务民生保障的特点更加鲜明。
2017年,加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简并增值税税率,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2018年,落实降低增值税税率、提高个人所得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并增设专项附加扣除等,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2020年,落实7方面28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有力支持复工复产、稳岗就业……十年来,云南省税务部门坚持把落实退税减税降费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础性工作,切实让政策直达市场主体,惠及百姓生活。
2019年至2021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达1079亿元,宏观税负逐渐降低。今年以来,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降费力度空前。1月至8月,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880亿元,其中754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
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总经济师李永锐介绍,自今年4月1日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来,云南省税务部门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保障,理顺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坚持“快退税款、狠打骗退、严查内错、欢迎外督、持续宣传”五措并举,确保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一系列实打实的工作举措让留抵退税政策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企业受惠面来看,在已获得退税的企业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九成,留抵退税“真金白银”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从重点行业受益情况来看,交通运输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重点行业退税金额占退税总额的一半以上,有效促进了重点行业企业发展,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从增值税发票数据分析结果来看,4月至8月,享受留抵退税政策企业的销售额增幅大大高于其他企业,办理过增值税留抵退税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4%,高于全省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享受政策的制造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9.04%。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精准灌溉,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充分释放了政策红利。
记者吴洁报道
本版文章
云南启动土壤“全面体检”
2022-09-23
华为云企业服务节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2-09-23
打造西南地区生命科学产业新高地
2022-09-23
简讯
2022-09-23
寰宸商务中心(中海寰宇中心)30地块商铺及车位交付公告
2022-09-23
公示
2022-09-23
遗失启事
2022-09-23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要闻
- 第A05版:清廉昆明
- 第A06版:经济
- 第A07版:都市
- 第A08版:都市
- 第A09版:城市空间
- 第A10版:城市空间
- 第A11版:城市金融
- 第A12版:城市空间

-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新时代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
- 昆明市和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将行使首批30项省级行政职权
- 丰收节里的喜悦
- 新时代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
-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 长抓真抓 抓实抓细 以林长制促进林业发展
- 云南省女职工“两癌”筛查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 全力做好项目融资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 市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六次集中学习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本月起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缴费
- 昆明市代表团首金产生
- 万溪梨黄
- 金秋稻香
- 丰收节里的喜悦
- 昆明市举行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职业技能竞赛
- 市政协领导督察东川区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
- 市政协领导督察安宁市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 市政协开展界别协商活动 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
- 严守案件质量“生命线” 持续构筑“铁案工程”
- 清风走一线
- 以评促改 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 开展案件质量评查 把好案件质量“关口”
- 为案件“把脉问诊” 倒逼提升办案质量
- “清单式”管理 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 把牢核心要素关键环节 全流程严控案件质量
- 云南十年税收累计超2.9万亿元
- 云南启动土壤“全面体检”
- 华为云企业服务节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 打造西南地区生命科学产业新高地
- 简讯
- 寰宸商务中心(中海寰宇中心)30地块商铺及车位交付公告
- 公示
- 遗失启事
- 车子也要用化肥吗?
- 昆明市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
- 宜良增强消防力量筑牢安全防火墙
- 西苑街道首届民族舞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 昆明多部门联合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主题活动
- 上支付宝搜“昆明发布”领取30元绿色出行福利礼包
- 西山区开展安全宣教进非煤矿山活动
- 五华法院“三个强化”抓实党风廉政教育
- 呈贡区教育体育局开展培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呈贡区农业农村局确保巡察整改落地见效
- 雨花街道纪工委开展党纪法规测试
- 这些新职业 个个都精彩
- 电梯安全宣传及应急救援演练走进地铁4号线
- 昆明23个加油站可交燃气费
- 昆明绿化工插花员比拼技能
- 宜良巾帼大宣讲激发乡村振兴“她力量”
- 美团电单车减碳量昆明排第一
- 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
- 支持乡村振兴核心在推动产业发展
- 确保乡村振兴政策红利有效传导
- “及时雨”为企业喜降甘霖
- 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乡村振兴
- “云牛贷”富了村民
- 以金融服务赋能乡村经济
- 今年上半年乡村振兴贷款指标超额完成
- 10年金融助力红利显现
- 为农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
- 兴业银行金融活水为云花产业发展添动力
- 简讯
- 诚泰财险助老年人消除“数字鸿沟”
- 国寿寿险上半年保费收入超4399亿元
- 阳光人寿云南分公司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 招商蛇口·依湾郡二期提前100天交房
- 绿城云南入昆首个项目有望提前交付
- 万科·大理·拾叁月1248套住宅将交房
- 第五届云南少儿节启动
- 老昆明的近代银行和“金融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