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磨憨 托出辐射中心新支点
昆明日报 | 第A01版:封面 2024-08-13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中共云南省委贯彻落实《决定》的意见提出,云南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的根本动力。昆明托管磨憨,是云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决定。本报今起推出“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昆明改革实践看磨憨系列报道”,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中老命运共同体样板区、深化央地合作、创新东西部协作等方面,看昆明如何在磨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决定让昆明托管磨憨,恰似再造了一个新引擎,不断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昆明开放创新增添新活力。”——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所研究员冯勇

  

  初秋时节,丰收在望。省会昆明,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一栋栋楼宇拔节向上;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磨憨中铁广场逐渐成长为国门一道新风景。一南一北,相距700公里,正以区域协调发展的比较优势,相互融合渐成云南一个“新支点”,并有一个崭新名字——磨憨国际口岸城市。

  这是一座蓬勃向上的城市。两年时间,常住人口从2万人到现在的3.7万人;固定资产投资从2022年6.71亿元增至2023年31.58亿元,增幅370.4%……一组组数字诠释了云南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

  一个决定

  再造一座新城

  从“一个决定”到“一片热土”,再到“一座新城”,这是云南改革的魄力、昆明开放的魅力。

  2022年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磨憨位于云南省最南端,是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一个镇,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辖区内的磨憨口岸,是经国务院批复的国家一类口岸。2015年8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赛雅颂的见证下,中老双方签署《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2016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一件大事。决定让昆明托管磨憨,一方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另一方面是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2022年,云南印发的《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构建“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全省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滇中主要是指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等州市,这一区域以全省28.3%的国土面积,集聚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尤其是昆明,拥有较高的发展首位度、经济集中度、产业集聚度、社会聚焦度,无疑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加速了这一龙头的昂扬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老铁路开通仪式上指出,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

  昆明,当仁不让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领跑者。

  一片热土

  再造一个新引擎

  “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决定让昆明托管磨憨,恰似再造了一个‘新引擎’,不断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昆明开放创新增添新活力。”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所研究员冯勇说。

  对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昆明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谋划磨憨发展,以再造一座新城的魄力,推动资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倾斜,积极探索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昆明实践。市磨憨开发建设指挥部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一域带全域,以发展促平衡,就需要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对此,昆明一边全面加强统筹调度,一边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以“双驱动”培育一方热土,打造云南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

  具体来说,建立“领导小组+指挥部+管委会”指挥调度体系,统筹推进园区规划编制、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每年研究制定下发《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开发建设年度工作要点》《磨憨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以今年为例,清单涵盖了磨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68项重点工作、132个重点项目,并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目标要求、完成时限,有效解决了一段时期内,各相关单位对磨憨开发建设要干什么、怎么干、不清晰不明了的困境,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按下“加速键”、驶入“快车道”。

  从体制机制保障看,省级层面启动《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草案)》立法工作,同步委托下放30多项行政职权事项,在项目审批、资金使用、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扩大托管区管理审批权限,并出台支持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若干措施;市级层面印发《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包含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3方面17条政策内容;加大财政预算支持,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保障;会同西双版纳州发布《支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人才发展十条措施》,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一座新城

  再造一个新支点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为充分发挥地区发展比较优势,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昆明积极作为、主动应变,以再造一座新城的魄力,致力于把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样板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示范区,形成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新引擎。

  昆明托管磨憨以来,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有突破、三年大发展”的要求,全力以赴抓谋划、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抓机遇,持续不断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先后完成磨憨概规、总规、控详规等9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包括规划“三纵三横”交通布局和“站城、康城、产城、港城”“四城”产业空间布局。

  从关注度看,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家移民管理局等10多个国家部委多次到磨憨调研指导,上海、湖北、重庆、广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市纷纷到磨憨考察交流,中国物流、物产中大、华润集团等数百家企业到磨憨寻求合作。

  从建设进展看,磨憨国际口岸城市东盟大道改扩建工程、国际商贸服务区围网主体工程、国际产能合作区等114个重大项目全面启动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迅速聚集。数据显示,上半年磨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全市高4.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96亿元,同比增长224.6%。磨憨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完成523.88万吨,同比增长23.8%;进出口货值总额完成273.34亿元,同比增长16.8%;出入境人员112.91万人次,同比增长48.01%;出入境车辆18.25万辆次,同比增长10.95%。

  磨憨正从中国西南一隅的边境小镇,逐渐成长为一座日新月异的国际口岸新城市、改革开放的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彭涛 殷雷 廖兴阳报道  

  本版制图美编赵云萍

  

  

  新闻现场

  投资磨憨

  就是投资未来

  “老朋友,想不到在磨憨还能偶遇!”这是7月11日,昆明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嘉雄参与昆明市“台商台企县区行”磨憨—磨丁合作区考察时,与记者相遇的一幕。他说,昆明很大,走了700公里还没有走出昆明;昆明很小,走了700公里,竟然还能偶遇老朋友。

  在连续两天的考察走访中,陈嘉雄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磨憨国际商贸服务区、南坡产业园区、尚冈村等地。早在20年前,陈嘉雄就把台湾的蝴蝶兰种植基地迁移至昆明市嵩明县发展,形成了集种苗培育、种植、销售、出口于一体的产业链模式,而且一家人都扎根昆明,深耕花卉领域。

  “这是我第二次来磨憨考察了,以后估计会来磨憨N多次。”在磨憨尚冈村考察间隙,陈嘉雄坦言,投资磨憨就是投资未来。磨憨整体优势很突出,既有气候、资源优势,又有口岸优势,与昆明总部基地相互融合,对发展花卉种植、加工、出口等产业有巨大潜力和空间。

  当天,与陈嘉雄同行的其他台商也表示看好磨憨—磨丁合作区的未来,其综合交通、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协同效应正在形成。特别是跨境贸易、大健康产业、文化旅游、农业科技、食品加工等领域,均是广大台胞台商投资兴业、实现更大更好发展的最佳选择,也是实现昆台产业精准对接、有效衔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最佳平台。

  7月30日,陈嘉雄表示,他已基本确定到磨憨投资了,这一发展机遇不容错过!

  记者廖兴阳报道

  

  明日敬请关注“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昆明改革实践看磨憨系列报道”之《跨境合作 打造中老命运共同体样板区》

本版文章

上半年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动能足

2024-08-13

前8月磨憨边检站验放旅客超2023年全年

2024-08-13

国内首条高铁轨枕与构件共线智能生产线在滇投产

2024-08-13

东川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

2024-08-13

目录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第A04版:经济
  • 第A05版:都市
  • 第A06版:热议
  • 第A07版:健康
  • 第A08版:天下
版面
第A01版:封面
  • 上半年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动能足
  • 托管磨憨 托出辐射中心新支点
  • 前8月磨憨边检站验放旅客超2023年全年
  • 国内首条高铁轨枕与构件共线智能生产线在滇投产
  • 东川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
第A02版:要闻
  • 昆明搭建信息平台 大数据赋能精准监督
  • 昆明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
  • 双向赋能探索警银联动新模式
  • 官渡区纪委监委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 安宁油葵、万寿菊齐绽放
  • 宜良县多点发力为基层减负
  • 2024年云南最美教师名单公示
  • 昆明市举行侨商“双招双引”考察活动
  • 国内首条高铁轨枕与构件共线智能生产线在滇投产
  • 东川践行“两山”理念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
第A03版: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托管磨憨 托出辐射中心新支点
第A04版:经济
  • 昆明获17亿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
  • 上半年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达7374亿元
  • 昆明公布首批“小灯塔”企业等拟认定名单
  • 富民“甜心”果助农“苹”稳增收
  • 云南多条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
  • 后谷咖啡重整计划(草案)表决未获通过
  • 简 讯
第A05版:都市
  • 为青少年提供更广阔舞台
  • “一米视角”看问题 龙江社区打造“少年儿童议事会”品牌
  • 宜良马街8个村(社区)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
  • 昆明曲剧舞蹈《龙泉探梅》在黑龙潭公园展演
  • “快乐盛夏 与你‘童’行”夏令营落下帷幕
  • 呈贡区水务局用好典型案例提升警示教育质效
  • 嵩明组织党员干部旁听庭审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
  • 公 示
  • 公 示
第A06版:热议
  • 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答案
  • 用卡牌盲盒“收割”小学生:住手!
  • 职业本科走俏
  • 微观扫描
  • 小份菜推广仍在路上
  • “图书外卖”是多赢模式
  • 公益广告
第A07版:健康
  • 一次挂号管三天
  • 9名医护人员变身科普“段子手”
  • 市延安医院成功为终末期复杂先心病患者移植心脏
  • 116岁老人换了股骨头24小时就能下床
  • 7小时鏖战“产科死神”
  • HIV长效治疗药物即将落地
  • 省疾控提醒出游要防病
  • 昆明市暨石林县开展“四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 13家餐消企业接受复检
  • 全省启动“过期药”回收
第A08版:天下
  • 在巴黎写下现代奥运会的新浪漫
  • 32项次世界纪录被刷新
  •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
  • 短鼻家族3年新添4头小象
  • 我国首次放归被收容救助野象
  • 1至7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超25亿人次
  • 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水利部门加强洪水防御
  • 黄河实现连续25年不断流
  • 731部队原队员赴华指认罪行
  • 防备大地震日本已开设逾百处避难所
  • 哈马斯呼吁制定和实施加沙停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