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灸带火小小卫生院
昆明日报 | 第A07版:健康 2024-11-05

  护士为患者进行火龙灸治疗。

  11月1日一早,昆明市晋宁区新街中心卫生院中医科诊室内,七八个病友围着患者张树芬(化名)看稀奇:护士王哲依次把生姜、艾绒铺在张树芬的背上,把艾绒点燃,只见她背上缓缓升起淡蓝色的火焰,如一条条“火龙”在喷云吐雾。这种源自中国古代的中医火龙灸疗法,治好了她长期失眠的老毛病。

  中医疗愈成一大特色

  每天一上班,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便忙着点“火”。他们这是在给患者做火龙灸。

  11月1日,王哲第一个为张树芬做火龙灸。她先在张树芬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的准确位置铺上一层1厘米到2厘米厚的生姜,再在生姜上铺一层艾绒,然后按顺序点燃艾绒。等待艾绒缓缓燃尽,发热至皮温测试仪显示温度为40摄氏度至45摄氏度后,温度透过生姜渗透至皮肤,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预防疾病的作用。

  卫生院主治医师尹吴君说,火龙灸疗法看似简单,实则有讲究。它要找到患者督脉及膀胱经的位置,控制好生姜、艾绒的量和温度等,没个三五年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难掌握好火龙灸疗法的“火候”。

  经过检查,尹吴君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的中医疗法,以火龙灸作为主打疗法,然后用口服中药和推拿等手段辅助综合治疗。张树芬说:“刚开始做火龙灸时,背部热乎乎的,有点担心烫伤自己,做了几次后感觉很安全,全身比较舒服。现在腰不疼了,失眠的老毛病也好了。”

  尹吴君说,火龙灸已成为卫生院的一大中医特色。火龙灸技术是通过特定药物覆盖在施灸部位,利用酒精燃烧的温热效应,配合中药透皮吸收,刺激体表穴位和病位,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扶阳固脱功效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对患者能起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拓展诊疗新路径

  卫生院中医科开设特色火龙灸疗法后,很多人慕名而来,还带火了卫生院其他中医适宜技术。

  以火龙灸为主打中医疗法,葫芦灸、莲花罐、中药药浴等40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吸引了昆明、曲靖,还有贵州、重庆等省外患者前来寻医问诊。目前,卫生院平均每月接诊人数超过1200人,而2015年中医科刚成立时,仅有2名医生开展常规中医诊疗服务,每天平均接诊6名患者。

  卫生院扎根基层,潜心研究各种中医疗法。中医科从为患者提供针灸、汤剂逐步开始突破,到2016年成立中医住院部,门诊患者增至日均12人左右。随着时间推移,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中医科成员如今增至14人,门诊和住院人数也逐年增加。

  为了方便白天上班、上学的患者,卫生院专门增设了中医科中班服务,形成“医生开单、护士治疗”的良性循环局面,实现了治疗项目从单一到多元,诊疗环境从简朴到舒适的转变,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诊疗服务。

  同时,卫生院还大力拓展中医美容、青少年近视预防、亚健康调理、儿童绿色疗法等诊疗新路径,通过开展火龙灸、葫芦灸、莲花罐等40多种体验感较为舒适又能为患者节省医药费的中医适宜技术,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有了“医靠”。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各类义诊服务活动,卫生院将专业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送到村委会、集市、小区、送到患者家里,帮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治好疾病,也让更多年轻人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一个小小的卫生院里,中药熏蒸仪、艾灸仪、蜡疗机、中频治疗仪、生物电刺激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等医疗设备应有尽有,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系统、艾烟排风系统等为大力发展中医适宜技术提供了坚实保障。医护人员不断加强多层面的轮流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学习,在远离城市的村庄里打造了一支专业医疗技术强、护理素质高的医护团队,为老百姓提供了70多种疾病的诊疗服务。

  晋宁区新街中心卫生院被评为云南省一级甲等卫生院,获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荣誉称号,不仅在中国健康县域大会上荣获“基层名院”称号,还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卫生健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最近几年,中医科还收到患者送来的无数锦旗和感谢信……

  记者黄河清摄影报道

本版文章

心脏“断电”女孩术后3天出院

2024-11-05

院内急救 20分钟抢回患者生命

2024-11-05

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防治诺如病毒

2024-11-05

昆妇幼医生巧拆耳内“定时炸弹”

2024-11-05

体医融合预防脑卒中

2024-11-05

昆明市开展“管慢病”专题宣传月活动

2024-11-05

昆明完成学校卫生国家随机监督抽查

2024-11-05

张帆专家工作站在镇沅县挂牌

2024-11-05

市延安医院医疗队服务送下乡

2024-11-05

安宁疗护专科联盟(云南)在昆成立

2024-11-05

目录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经济
  • 第A05版:都市
  • 第A06版:都市
  • 第A07版:健康
  • 第A08版:天下
版面
第A01版:封面
  • 谱写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6日至7日在昆举行
  • 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 幸福新丝路
  • 昆明第一批次向民间资本推介40个重大项目
  • 海绵城市建设为“绿美春城”添彩
  • 一个农业科技小院的乡村振兴实践
第A02版:要闻
  • 谱写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为加快推进“六个春城”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 滇池绿道晋宁段完成32公里绿道主游径施工
  • 今年前三季度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64%
  • 市政府办公室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
  • 宜良县纪委监督执纪执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 一个农业科技小院的乡村振兴实践
第A03版:要闻
  • 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 幸福新丝路
第A04版:经济
  • 前10个月云南铁路发送货物超6100万吨
  • 长水机场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启用
  • 政企签约 助沪滇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升级
  • 云南建投在磨憨承建首个房建项目单栋主体封顶
  • 前三季度云南城市客运量达14.51亿人次
  • 云南裕能二期项目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
  • 省市投资促进部门畅通企业反映问题渠道
  • 云南连锁经营发展论坛在昆举办
  • 华为云行业大模型创新发展峰会11月8日在昆揭幕
  • 第三季度云南邮政挽回用户损失16.14万元
第A05版:都市
  • 15名行业代表获聘“2024年春城质量官”
  • 五华区卫生健康局举办普法教育讲座
  • 盘龙区34名医保指导员上岗
  • 呈贡区政务服务局加强纪律建设
  • 云南希望工程“希望港湾”项目落地开花
  • 五华区国投公司开展反腐倡廉现场警示教育
  • 前卫街道总工会举行急救技能竞赛
  • 红菱社区强化廉政警示教育
  • 以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数亿部旧手机该何去何从?
  • AI进高校
  • 微观扫描
  • 破解住宅维修资金“续交难”
  • 药师挂证乱象需整治
第A06版:都市
  • 昆明兴起上门代炒菜服务
  • 多维立体花街示范点扮靓城区
  • 45名大中小学教师同场竞技
  • 首届“石榴籽”杯独舞比赛邀中小学生展风采
  • 社区“花式”带娃为家长解后顾之忧
  • 西山区访视困难残疾人为122户家庭排忧解难
  • 呈贡区供销社开展“以案说纪”警示教育
  • 龙翔街道西站社区五角缠花编织清风廉韵
  • 西园北路社区赏廉洁书画倡清风正气
  • “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
第A07版:健康
  • 火龙灸带火小小卫生院
  • 心脏“断电”女孩术后3天出院
  • 院内急救 20分钟抢回患者生命
  • 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防治诺如病毒
  • 昆妇幼医生巧拆耳内“定时炸弹”
  • 体医融合预防脑卒中
  • 昆明市开展“管慢病”专题宣传月活动
  • 昆明完成学校卫生国家随机监督抽查
  • 张帆专家工作站在镇沅县挂牌
  • 市延安医院医疗队服务送下乡
  • 安宁疗护专科联盟(云南)在昆成立
第A08版:天下
  • 神舟夜泊东风城 神州再迎游子归
  • 192天“80”后乘组在轨飞行时长创纪录
  • 55种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
  • 375天 叶光富成我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航天员
  • 第七年相约“四叶草” 本届进博会哪些看点值得期待
  • 提额度降利率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
  • 前三季度以工代赈吸纳245万低收入群众就业
  • 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 主要产油国宣布延长自愿减产措施
  • 近20年最严重气象灾难与全球变暖存在关联
  • 英国青少年因玩手机变得孤独且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