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夜游玩场多 越夜越精彩
昆明日报 | 第A06版:都市 2024-11-07

  “大观奇妙夜”游人如织。记者黄晓松摄

  南强街夜市。记者杨艳辉摄

  游客夜游昆明老街。记者李海曦摄

  “庾园三十四夜”火舞演出。资料图

  近年来,为满足消费者对出游体验的多样化需求,各地不断加强对“夜经济”规划布局,丰富“夜经济”消费业态,开展特色夜间活动。昆明市结合实际,以公园、商圈、步行街等空间为载体,打造集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赏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夜经济”发展新图景,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

  近期,昆明又推出多个创意夜游项目。

  作为云南史上最大规模灯会——“大观奇妙夜”,在现代建模技术和机械技术的加持下,五大主题区展出近百组创意彩灯,同时带来文娱演出、美食集市、亲子游园等活动,打造“夜市、夜游、夜秀”多元业态。“庾园三十四夜”系列活动,则通过高科技的光影技术,将素有“昆明第一园”美誉的庾园“爆改”成夜游胜地,并举办34场夜游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场视觉与感官的盛宴。云南民族村进一步丰富“夜游民族村”内容,打造昆明市夜间经济新名片和周末市民文化体验好去处。

  这些夜游项目一经推出,便受到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欢迎,这也反映出昆明在夜游项目的开发上,思路更创新,视野更开阔。

  夜游玩出新花样

  自中秋佳节以来,大观公园的“大观奇妙夜”已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夜游观灯。本次灯会是自贡彩灯与云南文化的一次创新融合,共有63个灯组及亮化点位,其中超10米的大型灯组13个,氛围灯组5000平方米,树木亮化2600棵。不仅有取材于云南民间文学的“阿诗玛”、大观楼长联的“大观印象”、云南非遗的“滇派内画”,更有蘑菇矩阵灯组。灯会涵盖赏、游、秀、吃、购、玩6个方面,市民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漂亮的光影,还能参与更多沉浸式、互动式的活动。

  “我们全家过来看了灯展,与白天的大观公园不一样,夜大观另有一种美,其中云津夜市让人十分怀旧。”游客王先生说。

  11月,这一盛会继续为市民及游客带来不同体验,将增加异次元万梗节、跨界联姻、汉服大典等活动内容,做到月月有惊喜,周周有活动。此外,在活动期间还有不同主题的狂欢打跳环节,让游客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云南的心意。

  白天的庾园是滇派古典园林,静谧安逸。夜晚,庾园就像换了装一样,变成一个奇幻舞台,火舞剧、非遗火壶精彩上演,怪诞市集热闹非凡,光彩之舟包罗万象、熠熠生辉……今年9月30日,位于大观楼南部的庾园推出“庾园三十四夜”系列活动,从开园到2025年1月5日,每逢周五、周六,包括整个国庆、元旦假期的共计34个夜晚将举办不同的主题活动,通过高科技的光影技术、互动体验和丰富的文化内容打造沉浸式的夜游新场景。

  以建筑“亮灯”、墙体3D投影、幻彩灯光秀、灯光水景等灯饰打造的“流光溢彩夜更美”民族村夜游项目,同样受到游客青睐。夜间开放的藏族村上演的《雪山新韵》,通过“冰封千里、牦牛引路、高山峡谷、应许之地”4个篇章,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藏族大迁徙的历程。“这场表演非常有创意,让人能沉浸式了解藏族文化,感受别样风情,非常值得一看。”来自吉林长春的刘女士说。

  玩场更多才能长红

  “庾园三十四夜”策划运营方滇之光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磊告诉记者,“庾园三十四夜”推出后,庾园晚间入园人数远超预期。国庆假期平均每晚入园人数约4000人,门票复购率更是达到40%。此外,平常的周末夜,入园人数约3000人,门票还会出现售罄的情况。

  “庾园三十四夜”为什么火?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是因为它足够好玩。首先,将科技融入人间烟火,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其次,注重文化创意和体验。比如,在“庾园三十四夜”上演的原创音乐火舞剧《离熵》就是以滇池为蓝本,通过声、光、火、舞的结合,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这种将传说与科技、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正好切中年轻人个性化分享需求,让《离熵》迅速在网络上成为热点。

  “这里太好玩了,主题更新快、有创意,活动多元化。希望这个夜游项目能常态化办下去。”90后市民胡耀月说。

  接下来,“庾园三十四夜”会以更多元、更有趣、更丰富的内容吸引更多游客加入。11月8日起,“庾园三十四夜”在现有庾园的场地基础上,再开放鲁园园区,场地及内容将全面升级。

  想要大家去了再去,去了还想去,除了景色加成外,丰富的游玩体验是吸引游客,创造消费场景的关键。

  云南民族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夜游民族村”项目将创意、科技、艺术与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光影、影像、交互、演艺、造景等,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环境。同时,结合昆明故城商业街区功能,为游客提供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立体而丰富的夜游体验。自2021年10月1日“夜游民族村”项目开放以来,截至今年10月,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3万人次。

  下一步,景区在现有“夜游民族村”项目的基础上,打造“民族主题月”活动,从特色表演、民俗体验到氛围营造,都围绕当月主题进行设置。特别是即将到来的观鸥季,民族村将以“暖冬滇池畔 ‘鸥’遇民族风”为主题,推出亲子套票、双人特惠、护照打卡等应季促销活动,打造“白天夜晚 精彩不断”的升级玩法。此外,云南民族村还将积极探索“非遗+旅游”等创新模式,将云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全新的旅游业态,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

  记者陈思伊报道

本版文章

官渡区开展“青情暖边”爱心捐赠

2024-11-07

禄劝县组织“十个一千”金牌驾驶员培训活动

2024-11-07

公 示

2024-11-07

遗失  启事

2024-11-07

公益广告

2024-11-07

目录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要闻
  • 第A05版:经济
  • 第A06版:都市
  • 第A07版:昆明政法
  • 第A08版:天下
版面
第A01版:封面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鼓足干劲奋发进取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 李强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
  • 李强会见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浅川雅嗣
  • 团结协作营造区域发展良好营商环境
第A02版:要闻
  • 奋勇争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鼓足干劲奋发进取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市政协领导赴东川区开展定点帮扶调研走访工作
  • 市委统战部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八次集中学习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秘读者会在秘鲁利马举行
  • 李强会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
  • 李强会见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浅川雅嗣
  • 团结协作营造区域发展良好营商环境
  • 中欧罗斯洛克产业发展(深圳)公司到滇中新区交流考察
第A03版:要闻
  • 云南对湄公河五国进出口值超780亿元
  • 中老边境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出入境人员大幅增长
  • 1—10月 中老铁路发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
  • 中老铁路青年友谊交流营开营
  • 朵朵洛神花  映红致富路
  • 云南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签约
  • 官渡区启动数据赋能基层治理试点工作
  • 宜良县53项“一件事”实现一次提交一次性办结
  • 生态环境智慧助手“小彩云”入选昆明市品牌建设十佳案例
第A04版:要闻
  •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 为实干者撑腰 为担当者护航
  • 提拔+召回 宜良县推出干部“能上能下”双重机制
  • 昆明市印发村(社区)保留内部挂牌指导目录
  • 官渡区选聘13名优秀大学生兼任社区团组织副书记
  • 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一隧洞贯通
  • 富民县白石岩村千亩冬桃成熟上市
  • 盘龙区“统计大讲坛”开讲
第A05版:经济
  • 41个项目落地昆明2个重点“飞地园区”
  • 前三季度全省12个重点产业签约项目2204个
  • 沪滇会展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 投资云南·温泉产业发展对话会举行
  • 新开及恢复定期客货运航线有补贴
  • 云南农机购置单机补贴最高60万元
  • 简讯
第A06版:都市
  • 昆明夜游玩场多 越夜越精彩
  • 官渡区开展“青情暖边”爱心捐赠
  • 禄劝县组织“十个一千”金牌驾驶员培训活动
  • 公 示
  • 遗失  启事
  • 公益广告
第A07版:昆明政法
  • 五华区筑牢平安基石
  • 技术越来越先进 服务越来越贴心
  • 昆明市政协对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民主监督
  • 政企代表走进法院共话营商环境
  • 寻甸县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 石林县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 晋宁区晋城派出所推进“一盔一带”宣传出实效
第A08版:天下
  • 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
  • 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发布生态保护修复成效
  • 2027年全面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 服贸企业搭上“进博快车”
  • 我国民营经济主体10余年间增长超4倍
  • 教育部部署开展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
  • 铁路部门积极做好“双11”快件运输服务
  • 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共和党控制参议院
  • 西班牙洪灾损失或高达10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