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DeepSeek火爆全球、春晚机器人成为顶流、AI“花式过年”解锁新体验……
进入新的一年,这样的“新”无处不在,新技术、新场景、新产业、新体验……“新质生产力”成为这个春天最热词汇,占据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C位”。
春城昆明,亦是如此。当前,全市处处涌动着向“新”而行的热潮,新动能集聚,新产业壮大,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大量涌现……新春伊始就奏响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强音。
先行一步,方能争得步步领先。近年来,昆明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好主动牌、下好先手棋,一马当先、主动作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新质生产力破局起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看昆明“新”潮澎湃,“质”胜未来。
把握“时”与“势”
把“起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过去一年,昆明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5.22亿元,继2021年突破7000亿元后,再次迈过千亿元新台阶。昆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1.9%,是自2017年后首次回到30%,也是2019年后重回全省第一;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31.1%,贡献率为2018年以来最高。
城市竞争,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站在新的起点,昆明要怎么办、怎么干?如何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无疑是最佳答案,也是昆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争先出彩的“金钥匙”。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于昆明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使命担当,不仅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而且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
作为云南的省会和唯一特大城市,昆明是云南条件最好、实力最强的产业基地,具备春城生态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省会发展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开放门户优势等“五大优势”,以及国家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昆明托管磨憨“三大机遇”。尤其在工业方面,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20年的0.9%提升到2024年的7%,昆明工业对全省的贡献率从2020年的9.5%提高到2024年的59.4%,创15年来最好纪录;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十三五”末的10.2%提升至26.3%,是25年来的最高水平。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272户,较上年净增143户,占全省净增量的33.2%,是2006年以来最多。
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为昆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昆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聚集,科创资源富集、创新要素活跃。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创历史新高。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云南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4家、省技术创新中心9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300户,增长13%,全市创新动力不断增强。
营商环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近年来,昆明持续擦亮“四季如春营商环境”品牌,在西部地区率先出台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率先设立“企业家日”,连续3年入选央视财经“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连续5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榜首,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以一流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优渥土壤。
可以说,昆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当前,昆明正准确把握“时”与“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答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道“必答题”,切实把新质生产力的“起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统筹“新”与“旧”
新质生产力发展步履铿锵破局起势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落实到产业维度,就昆明而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创新资源、科研成果运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也要加快。
石油化工、烟草、冶金等都是昆明传统优势产业,经济体量大、占比高,如何做好转型升级文章,使传统产业蕴含的新质生产力得到有效释放,成为“第一道课题”。
为此,昆明加快实施新一轮技术更新改造,推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在传统产业的产业化示范应用,推动化工、烟草、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其中,西南铜业搬迁项目建成投产,综合能耗低于行业标杆水平20%,成为全国绿色冶炼新标杆。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333户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昆明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昆钢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昆明卷烟工商物流一体化领先行业水平。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打造国家级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4户,2个产业园、18户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成功创建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新兴产业也实现加速成长。几年前,云南裕能从开工到竣工投产仅用110天,杉杉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3个月;如今,云南杉杉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云南裕能成为国内单体出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签约项目19个,全部项目协议总投资1026.41亿元,已有7个项目建成投产,为全市工业经济和工业投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形成聚集,是昆明新兴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昆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先导项目薄膜和新材料板块投产,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贝泰妮集团成为全国功效化妆品第一股,康乐卫士实现三价HPV疫苗试生产,超启生物昆明项目等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京东方国内首条12英寸硅基OLED生产线投产达效,5G手机、PC服务器、OLED微型显示面板实现“昆明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云内动力智能无人配送车下线,新型工业母机在昆明下线,新引进山东龙马集团南方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加速打造机床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8.7%,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从2021年的18.6%提高至26.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收增长64.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40.9%。
聚焦从有到优,一个个传统产业“发新芽”;聚焦从无到有,一个个新兴产业“生强枝”。这既是“因地制宜”的真实写照,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昆明将继续紧紧抓住新质生产力这把“金钥匙”,不断“解锁”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更多可能,为高质量发展加速集聚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主动“闯”与“干”
提前谋划布局 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
除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新一轮你追我赶中,昆明又该如何找到新的发力点与增长点?
提前谋划、大力培育未来产业是关键所在。在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发展未来产业是打造竞争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先手棋”。
瞄准未来产业赛道这一发力点,昆明立足自身优势,迅速行动、率先作为,加强产业谋划、精心谋篇布局,围绕低空经济、智能算力、生命科学、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强化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积极培育未来发展新引擎。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被解锁,无人机不但让生产生活快捷起来,也引领着低空经济“展翅高飞”。2024年,昆明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建成市级无线电智能监管平台,高原特色燃油航空发动机、高原特色无人机产业化项目落地,引进培育江苏数字鹰集团、安权霄防等一批企业,培育了城市综合治理、物流配送、农林植保等一批低空应用场景,加快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智能算力领域也不甘落后。2024年11月,昆明万溪冲智算产业园成功获批云南省首个智算产业集聚区。这是继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螺蛳湾数据产业园成功挂牌后,昆明市数字经济领域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如今的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并启动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投用,加快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智能算力中枢城市。
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昆明还有着更多的方向、更高的目标。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5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培育省级“小灯塔”企业16户。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分别占全省 66.2%、54.1%、87.5%。昆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这是一次“新”的出发,这是一趟“新”的旅程。伴着一路春光,昆明再出发、跑起来,在新质生产力这个新引擎强劲动能的驱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记者贾献培报道
本版文章
政企双向奔赴 合作共赢未来
2025-02-14
江尾村湿地
2025-02-14
嵩明县:大数据为巡察插上“互联网+”翅膀
2025-02-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2025-02-14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
2025-02-14
昆明召开全市公安局长会议
2025-02-14
去年云南燃气和燃气具产品质量抽查情况出炉
2025-02-14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视点
- 第A04版:经济
- 第A05版:都市
- 第A06版:都市
- 第A07版:教育
- 第A08版:天下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 政企同心 携手并进合力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
- 刘洪建会见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杨瑞凯一行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
- 云南“冰雪游”火热吸引东南亚游客
- “新”潮澎湃 一马当先
- 政企双向奔赴 合作共赢未来
- 江尾村湿地
- 嵩明县:大数据为巡察插上“互联网+”翅膀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
- 昆明召开全市公安局长会议
- 去年云南燃气和燃气具产品质量抽查情况出炉
- “新”潮澎湃 一马当先
- 昆明楼市回稳好房子惠民
- 云南力争到2027年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超2000亿元
- 全省首批原产缅甸特惠项下零关税进口货物通关
- 昆明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
- 错峰出游正当时昆明成银发族春游热门目的地
- 西双版纳州东盟国家免签旅游团信息申报系统上线
- 省商务厅举办“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
- 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部署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
- 苏宁易购全面启动6000元以上手机补贴计划
- 云南“冰雪游”火热吸引东南亚游客
- 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至少可享10项待遇
- 昆明市举行主题活动喜乐闹元宵
- 元宵佳节 晋宁区情暖劳动者
- 五华区助力青才逐梦《哪吒2》
- “阿妈议事会”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 东川首批赴沪务工群众返岗
- 宜良民族摔跤运动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官渡民俗趣味运动会促进社区邻里和谐
- 盘龙医保局深入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指导
- 观光巴士成出游新宠
- 官渡区为退休老党员“送学上门”
- 石林县纪委监委召开2025年度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会
- 遗失启事
- 广告
- 娃娃寒假不躺“屏”
- 13个“家”陪孩子长大
- 打响假期作业收尾战
- 云南计划提升改造300所公办幼儿园
- 五华区布局体育传统特色校园
- 五华区明德幼儿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云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突破重大项目
- 中国体育代表团创最好成绩
- 100亿元 我国影史最高票房影片诞生
- 中国动画加速走向全球
- 新发现的“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史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
- 春节前后招聘活动2.2万场
- 南非简化中国游客签证服务数字平台正式上线
- 特朗普称可能在沙特阿拉伯与普京会面
- 韩国称朝鲜正拆除金刚山离散家属会面所
- 本田日产宣布终止合并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