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脉》连载之一百零八
“昆明话”里嘣出来的《诗经》和《周易》
昆明日报 | 第A12版:城市空间 2025-03-07

  本版漫画美编范敏/绘

  

  朱净宇

  昆明地处边疆,与内地山水阻隔,社会环境相对封闭,语言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却因此保存了不少内地已淘汰或极少使用的古代词汇和古代语音,成为昆明方言的一大特点。

  这些“老土”昆明话原来是古代的“国语”

  有人笑昆明方言用词、发音奇怪,却不知这些发音恰恰是古代的标准“国语”和标准“国音”,没有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古风犹在,古貌犹存,非常纯粹,非常难得。如昆明方言中没有翘舌音zhi、chi、shi,只有齿音z、c、s,前鼻音l和后鼻音n不分,还没有撮嘴音,被认为是学习普通话的大难点,甚至是昆明话“老土”的证明。但据学者考证,明代北京官话里就没有zhi、chi、shi的发声,而当时北京的“京”也念gin而非ging——可见昆明方言里保留了古代官话发音,而普通话的发音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较多,反而少了一些“古韵”。元末明初江苏诗人顾瑛有一首《自题像》诗:

  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

  若说向时豪侠处,五陵鞍马洛阳街。

  按普通话来读,此诗怎么也不押韵。如果改用昆明方言,鞋读作“孩”,街读作“该”,整个韵脚就顺了。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学界有“失之中原,得之四夷”之说,这在昆明方言中也可以得到映证。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昆明方言称得上是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

  “昆明话”里的“上古词”

  从先秦至魏晋时期(约公元前10世纪~公元5世纪)的词汇在语言学中叫“上古词”。保留在昆明方言中的“上古词”就不少。如昆明人常说“滴沰”二字,用于加深“贬人”的语气,如:脓包滴沰、日脓滴沰、憨包滴沰、鼻子滴沰、眼屎滴沰、鏖糟滴沰、腌臜滴沰、花子滴沰、烟渣滴沰等。据专家考证,这个“滴沰”是象声词,源远流长,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里就有这两个字,元杂剧里也有,都用来表达下雨滴水的声音,昆明人就说滴水是“滴滴沰沰”,但没想到竟然还是个“上古词”。

  清嘉庆年间,山东曲阜进士桂馥到云南做官,其精于考据,写下一部《滇游续笔》。他听到昆明人死叫“坏”,“其父母死亦曰‘坏’”,有人“闻而大怪之”。桂馥考证了一番,在汉人刘熙的《释名》中找到了这个“坏”的出处:“诸侯曰‘薨’。甍,‘坏’之声也。”——诸侯死叫做“薨”,汉代读做“坏”。《曲礼》也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郑注:“自上颠坏曰‘崩’。薨,颠坏之声。”何休《公羊解诂》也说:“崩,大毁坏之辞”;“薨,小毁坏之辞”——昆明人把老年人去世称为“坏嘚了”,原来是汉代古音、上古词语。

  昆明方言中类似的“上古词”还有“儇实”,意思是精明能干;有“相干”,意思是关联;有“跛门”,意思是踢门;有“冲墙”,意思是撞墙;“一党”,意思是“一群”,如“一党鸭子”之类;有“独”,意思是自私,如“独吃独生疮”之类;有“断”,意思是判决,如“儿子断给妈了”;有“踪”,意思是“跟”,如“莫紧踪得我了”;有“恶”,意思是厉害,如“这个辣子太恶了”;有“披”,意思是断裂、失败,如“这根竹子披掉了”,“这件事做披掉了”;有“块”,意思是高大魁梧,如“这个伙子太块了”;有“访访”,意思是“征求意见”,如“访访你的老师去”等。其他还有“粪草”,就是垃圾;有“坚牢”,就是坚固;有“交接”,就是交涉、交待;有“素请”,就是白吃;有“开梭”,就是开溜等等。

  至于单字,昆明话里旺子的“旺”;抿一口的“抿”;焙药的“焙”;炕粑粑的“炕”;滗汤的“滗”;钳鸡毛的“钳”;尿脬的“脬”;泔水的“泔”;冲壳子的“壳”;汤鼓子的“鼓”;绲边的“绲”;神头神脑的“神”等等,也都是“上古字”。

  昆明有一种野菜叫“灰雚菜”,这个“雚”出自《庄子·徐无鬼》中“藜藋柱乎鼪鼬之迳”之句,也是上古字,指一种藜类植物,嫩叶可以吃。

  昆明坊间有儿歌唱道:

  媒婆媒婆,两边说合。

  下几颗蒙淞雨,沰死沰活。

  这里的“蒙淞雨”就是小雨,早在汉代的《说文解字》上就有记载了,是上古词。“沰”是“滴沰”的沰,也是上古词。

  从《周易》《诗经》中贬出来的“二”

  老昆明人求福、禄、寿、喜,求多子多孙,这些愿望都附有吉祥数字,如“四喜”“五福”“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六大顺”“八方呼应”“九九至尊”“十全十美”“百年好和”“万寿无疆”等——有意思的是,一“福”一“禄”叠加是大吉,应该有个“二”,昆明人却又只说“福禄双全”,偏不称“二”,这却是为何?

  在《易经》中,一生二,一分为二,二是一的对立面,所谓“独一无二”,历史上就有“原罪”,被称为“道德贬义”。如《诗经·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贰心”就是不专心,不忠心。这个“原罪”在昆明方言中被用到了极致。

  昆明人称半吊子为“二气”,民国《昆明市志》说这个“二气”是骂人“言行不循礼也”,比“二气”更恼火的是“二里二气”,昆明有俗话称:“二气带杓,走路带摇”,由此又有“二杓哥”之称。在昆明方言中,诸如此类的“二”不少:吊二郎当叫“二不郎当”;犟头犟脑叫“二鼓二鼓”;又憨又犟叫“二憨”;说话行事荒唐叫“鬼老二”;讲怪话发牢骚叫“拈二话”;牢骚话多叫“二话郎当”;漫不经心是“二洋二洋”;风气不正是“上梁不正二梁歪”;小偷扒手叫“二级钳工”;无端挑衅叫“二衅二衅”;做事不牢靠叫“二不黄昏”,轻浮也叫“二不黄昏”;而不知深浅地胡来是“铁锅头煮汤圆——二冲二冲呢”!

  昆明人还把轻浮、不正经叫“二四”,还叫“二五”,叫“二五朗当”,又叫“神头二五”,无理纠缠就叫“二五裹搅”,话说不清也是“二五裹搅”,关系不正常还是“二五裹搅”——据说因为五减二得三,六减二得四,所以“不三不四”也叫“二五二六”——可谓欲加之“二”,何患无辞!

  这个“二”的负能量还牵连到“下家”的那个“三”,所谓“络二连三”是也。如从“二流”到“三流”,还有“三只手”“三只眼”“三长两短”“三心二意”“三姑六婆”等,无不殃及。

  在昆明话中,几乎只有一个“正二八经”把“二”引成正面的褒义,但再一查,在更早的昆明方言里,这个“正二八经”却叫“正古八经”——还是没有那个很“正”的“二”!

  从古代经籍中演绎出来的“鬼话”

  所谓“鬼”,一般解为“人死后之精灵”。孔圣人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名言,但古书中“涉鬼”文不少。东汉郑玄注《易》经称“游魂谓之鬼”,民间也信鬼,昆明人就多“鬼话”,却多从古书中来。

  春秋《左传》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于是昆明人就有“鬼抹肠子”之说,还有“鬼扯羊肠”之说——尽管后者有点儿不靠谱。

  南北朝《世说新语》曰:“鬼子敢尔!”昆明人就说:“你这个鬼老二也仿这种讲?”

  唐代杜甫的《玉华宫》诗云:“阴房鬼火青。”昆明人就说“发鬼火”,还说“鬼火绿”“鬼火不得”——当然说的是发脾气。

  宋元《文献通考》有“鬼才”之评,全为褒义,昆明人则说“鬼主意”“鬼点子”,褒贬都可,至于“小鬼头”,则是正话反说,多为褒义了。而“小气鬼”“捣蛋鬼”甚至“背时鬼”之类,就完全贬义了。

  先秦《列子》称“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这就是“游魂”(《易》),可憎可怖。昆明人怕鬼,骂人就说“见鬼”、说“活见鬼”、说“鬼难实瞧”、说“好瞧个鬼”、说“鬼画桃符”,还有“鬼慌什乱”——简称“鬼乱”,有“鬼眉日眼”“鬼眉鬼眼”——简称“鬼眉”;昆明人怕听鬼语,又骂人“鬼吵什闹”“鬼喊辣叫”“鬼叫辣喊”“鬼说鬼讲”“鬼话啷当”——总之就是“好个鬼”,或者再强调一下:“好个鬼了么好!”

本版文章

昆明九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

2025-03-07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多措并举保障项目用地

2025-03-07

西山区福海街道棚改项目有新进展

2025-03-07

巫家坝片区两地块开建

2025-03-07

目录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聚焦2025全国两会
  • 第A03版:聚焦2025全国两会
  • 第A04版:要闻
  • 第A05版:经济
  • 第A06版:视点
  • 第A07版:都市
  • 第A08版:天下
  • 第A09版:城市空间
  • 第A10版:城市空间
  • 第A11版:城市空间
  • 第A12版:城市空间
版面
第A01版:封面
  • 共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昆明加速迎接智驾时代
第A02版:聚焦2025全国两会
  • 始终保持弄潮儿的角色
  • 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和讨论
  • 共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两会日程
第A03版:聚焦2025全国两会
  • 以实招硬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通”达民心民意 “道”出开放自信
第A04版:要闻
  • 笃行实干护平安 法治引领促发展
  • 忠诚履职护航高质量发展
  • 823个项目角逐百万元资助金
  • 呈贡区:以监督执纪助力春耕备耕 不负春光不误农时
  • 昆明加速迎接智驾时代
  • 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 昆明公安交管部门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主题活动
第A05版:经济
  • 云南农业“芯片”上新
  • 均和云谷·昆明科技智造港项目开工建设
  • 航空器燃料供应保税监管新模式落地云南
  • 国产农机将亮相越南田间地头
  • 云南绿色工业品乘船北上
  • 云南认定120名乡村工匠名师
  • 简讯
第A06版:视点
  • 驯菌录
第A07版:都市
  • 760余名职工滇池畔展风采
  • “星绣未来 寻美云南”公益项目赋能乡村女性
  • “她经济”带动鲜花市场迎来销售高峰
  • 环滇池观光巴士游线路升级推出妇女节优惠活动
  • 女性游客游乃古石林  免门票
  • 昆明“的哥”拾金不昧 5万元现金主动上交
  • 五华区江北社区便民智慧小程序上线
  • 主城区小学一年级招生预登记今日截止
  • 官渡区开展法治教育护航开学季
  • 前卫街道开展AI技能培训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 公 告
  • 公 告
第A08版:天下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 不违农时逐春光 各地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 成都发现爬行动物新种“成都滑蜥”
  • 青海发布大型真菌新物种10个
  • 从“零星演奏”到“百家争鸣”
  •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 公务用车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
  • 我国北部湾海域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
  • 韩美联合军演发生误炸致韩居民区十余人受伤
  • 加拿大报纸头版“开天窗”抗议美关税战
  • 全球海冰覆盖范围创历史新低
第A09版:城市空间
  • 滇池芳菲 “候鸟”翩跹
第A10版:城市空间
  • 滇池乡居图
第A11版:城市空间
  • 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助力云南中小水电发展
  • 恒丰银行文山支行弘扬雷锋精神
  • 兴业银行昆明分行为老年客户解忧
  • 建行昆明石林支行送防诈知识进学校
  • 赋能县域经济,共绘发展新画卷
  • 简讯
第A12版:城市空间
  • 昆明九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
  •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多措并举保障项目用地
  • 西山区福海街道棚改项目有新进展
  • 巫家坝片区两地块开建
  • “昆明话”里嘣出来的《诗经》和《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