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旅居热 文旅业态兴
昆明日报 | 第A07版:都市 2025-04-09

  许多人到大墨雨村体验“慢生活”。

  乐居村吸引年轻游客。记者王俊星摄

  近日,在西山区大墨雨村,“新村民”与老村民和谐相处的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据了解,西山区旅居产业正以独特姿态重塑乡村经济与文化生态。

  大墨雨村与乐居村——这两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彝族古村落,凭借自然与人文双重禀赋,成为旅居经济的典范,不仅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路径,更成为都市人群追寻诗意栖居的理想地。

  大墨雨村

  从“空心村”到旅居热土

  大墨雨村最早被人熟知,是从外界给它贴上“民宿”标签开始的。

  但无论是“新村民”还是老村民,都不这样认为。

  大墨雨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包含了多类个性的生活方式合集,是很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大墨雨村,这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彝族古村,曾因矿山关闭而一度荒废。自2015年起,艺术家、设计师等“新村民”纷纷涌入,将废弃老宅改造为工作室、民宿和画廊,形成新老村民共建共治的模式。如今,村内140栋老宅中,有93栋已出租,吸引36名长期留村经营者。2024年1—9月,大墨雨村接待游客1.89万人次,创收185.25万元。

  大墨雨村正兴起一种全新的古村旅居方式,新的文旅业态得以迭代升级。

  大墨雨村旅居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文化、社群与生活方式的相互融合。“新村民”徐女士,初识大墨雨村时便被别具一格的乡村特色吸引,于是她选中了一处废弃牛棚,将其改造为“一念花开”民宿,带领村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

  走进如今的大墨雨村,处处能感受到文化赋能带来的变化。通过彝族刺绣、古琴制作等非遗体验课程,大墨雨村将民族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不断输出生活方式,吸引许多人在此体验“慢生活”、农耕研学和非遗技艺,让游客从短暂停留转向深度融入,实现从“观光”到“栖居”的转型。

  乐居村

  用“流量”带动“留量”

  在乐居村,打开新生活的方式不止一种。

  从昆明城区驱车半小时,就能到达乐居村。在村口望向乐居村,80余栋“一颗印”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屹立在山坡上,老屋、古树、牌坊如同一幅诗意山居图映入眼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乡愁萦绕。

  清晨,乐居村“新村民”、九犀手作面包主理人之一、面包师张俊从北市区的家里出发,到达乐居村后,马上开始手工揉面、制作馅料、为柴窑升温、烤制面包。伴随着面包香,店里也迎来第一批客人。许多游客为他的面包而来,也为乐居村的新生活方式而来。

  同质化是困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破除乡村旅游“千村一面”的发展困境?乐居村为此提供了样本。

  进入村子,拾级而上,沿途的咖啡店、茶屋、手作店等丰富业态让人惊喜,它们也是乐居村“文旅+”的鲜活样本。以九犀手作面包、云南小粒咖啡等为代表的“土味IP”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游客,形成“传统技艺+现代消费”的闭环。以乐居之眼、春风十里客栈等为代表的精品民宿,让“文化沉浸式住宿”成为核心卖点,也让乐居村成为都市人群暂避喧嚣的“第二居所”。

  此外,乐居村聚焦“非遗IP”,计划建设民族医药体验馆与曲艺剧场,强化文化独特性。未来,还能在这里找到更多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大墨雨村与乐居村旅居产业的繁荣,揭示了西山区旅居产业发展的深层逻辑——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基、以社群为纽带。它们不仅是昆明半小时经济圈内的“网红村”,更让大家看到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古老村庄如何焕发新生,让旅居成为连接城乡、传承文化的桥梁。记者李杭蓉报道

本版文章

“阵地换服务”推动社区治理与青创双向赋能

2025-04-09

群众家门口有“医”靠

2025-04-09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专家下沉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2025-04-09

宜良县多措并举推进医保服务

2025-04-09

嵩明县推深做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2025-04-09

五华区审计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5-04-09

五华区人民医院严控招采风险

2025-04-09

晋宁下方古城米线节明日举行

2025-04-09

清明假期超200万人次乘坐昆明公交市内常规线路

2025-04-09

目录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理论
  • 第A05版:特别报道
  • 第A06版:经济
  • 第A07版:都市
  • 第A08版:天下
版面
第A01版:封面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
  •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昆明已创建80个省级振兴村、180个美丽乡村
  • 全国首趟花卉主题列车在昆开行
  • 外贸赋能 晋宁借助国际大通道建设扬帆远航
第A02版:要闻
  • 担当有为,心怀家国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两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举行
  • 赤鹫4000亩樱桃成熟上市
  • 呈贡区:弘扬廉洁家风 激活纪检监察干部家庭“廉动力”
  • 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对象公布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
  • 外贸赋能 晋宁借助国际大通道建设扬帆远航
  • 五华区发出首期“会诊”通告为企业发展“开良方”
  • 盘龙区“局长坐诊”破解连锁企业办证难题
第A03版:要闻
  • 云南今年将举办1496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 国乒奥运冠军走进云南师范大学
  • 昆明城星迎来主场首胜
  • 非遗风筝体验活动即将亮相拓东
  • 新运粮河拟建4.23千米分洪管道
  • 西山区15家青年人才驿站挂牌启用
  • 官渡区开展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 寻甸县红十字会进校园参与地震消防演练
第A04版:理论
  • 用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 以更大力度扩大开放
  •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 持续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
  • 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第A05版:特别报道
  • 昆明首次获批 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A06版:经济
  • 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53.3%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
  • 西南地区最大直径单护盾岩石掘进机下线
  • 省级科技创新融资贷款贴息补助“免申即享”
  • 云南打洛口岸甘蔗进口创新高
  • 简讯
第A07版:都市
  • 古村旅居热 文旅业态兴
  • “阵地换服务”推动社区治理与青创双向赋能
  • 群众家门口有“医”靠
  •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专家下沉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 宜良县多措并举推进医保服务
  • 嵩明县推深做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 五华区审计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五华区人民医院严控招采风险
  • 晋宁下方古城米线节明日举行
  • 清明假期超200万人次乘坐昆明公交市内常规线路
第A08版:天下
  • 关键时刻“国家队”出手 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主要任务
  •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 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
  • 我国电商物流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 我国今年将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
  •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确定
  • 欧盟委员会提议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25%关税
  • 美国国防预算将首次达万亿美元
  • 俄罗斯发射“联盟MS-27”载人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