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预防“考后综合征”
昆明日报 | 第A06版:健康 2025-06-10

  患者接受心理治疗。

  高考落幕,考生身心调整迎来关键期。为预防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视力下降、生活节律紊乱等考后综合征,记者走访了心理科、眼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从心理调适、科学护眼、均衡营养等角度,为考生及家长提供指导。

  心理专家

  家长是“陪伴者”不是“指挥者”

  高考的紧张钟声停歇,学子卸下重负,有人因压力释放而兴奋松弛,也有人因发挥失常陷入焦虑懊恼。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主任医师、注册心理师杨飏建议,家长需注意孩子情绪反应,应做“陪伴者”而非“指挥者”,帮助孩子远离考后综合征。

  在杨飏看来,高考后到分数揭晓这段时间,是心理调适的关键窗口。高考结束后,积累很久的压力得到释放,适度放松不可或缺。如果孩子高考结束后,处于松弛或者兴奋状态,家长可以相对放心;如果孩子懊恼、自责,家长需要重视。她说:“可以尝试像朋友一样,带着理解与孩子沟通交流,避免‘灾难化思维’,多给予肯定、鼓励,而不是把自己的焦虑紧张情绪与孩子的负面情绪叠加,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在志愿填报阶段,部分考生可能会出现迷茫或焦虑,甚至恐惧情绪。“焦虑指向未来,抑郁沉溺过去,两者都偏离了当下。”杨飏表示,所有选择都是基于当下条件的最优解,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志愿填报后,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选择让孩子外出旅游,或是学习一种新技能,比如摄影、游泳等,都是有效恢复身心的方式。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到上大学前这段时间,维持规律作息,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储备能量同样重要。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台阶,大学是更广阔的新起点。”杨飏介绍,家长的角色,是成为孩子的“第一支持者”,帮助孩子提升独立应对社会的能力。对于既往有心理困扰或有焦虑抑郁就诊史的考生,家长需要更细腻地观察,这部分孩子能顺利完成高考已经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若孩子持续回避交流、生活节律紊乱、社交退缩,或出现整日哭泣、失眠等情况,尝试沟通无果,应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心理评估。

  眼科专家

  牢记“20-20-20”护眼规则

  高考后,不少学生开启了“报复性”娱乐模式——熬夜追剧、通宵游戏、刷短视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梅妍提醒,考后放松演变为“放纵式用眼”,会导致青少年干眼症、视疲劳、近视加深、结膜炎、麦粒肿等眼疾问题。

  “往年高考后暑假期间来门诊就诊的学生比平时明显增多,疾病倾向性非常明显。”梅妍介绍,这些学生普遍反映眼睛发红、干涩、有异物感等,还有学生因为不良的用眼行为,出现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头疼、恶心、呕吐等严重问题。

  她剖析病因,根源在于很多人紧盯电子屏幕而忘记眨眼。正常状态下,人每分钟眨眼约17次,可以形成稳定的泪膜保护眼球表面。但紧盯屏幕时,眨眼次数锐减至每分钟仅几次,泪膜蒸发过快、油脂分泌异常,导致眼表“防御”崩溃。梅妍说:“长时间紧盯电子屏幕导致眼睛肌肉一直处于收缩状态,会出现痉挛,通俗来说就是抽筋。这是典型的视频终端综合征表现。”梅妍介绍,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调整屏幕参数、改善用眼姿势、规律休息等方式缓解,晚上不要躺在床上关灯玩手机。

  梅妍建议,近视防控主张的“20-20-20”护眼规则也有助于避免视频终端综合征发生,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务必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同时,持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建议超过1小时。

  针对已经出现轻微干涩、疲劳症状的学生,梅妍建议首要对策是充分休息与规律睡眠,轻度不适多能缓解。切勿自行购买成分复杂的眼药水,轻度干眼可使用水液型的人工泪液,比如玻璃酸钠等。

  梅妍提醒,如果出现畏光流泪、不敢睁眼、视物不清或复视等严重症状,且休息不缓解,必须立即就医,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避免耽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营养科专家

  警惕无节制的“补偿性放纵”

  高考后,不少考生因为“补偿性放纵”饮食,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问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段灵建议,考后饮食不当,极易埋下健康隐患,科学规划至关重要。

  “夏季气温高,食物易腐败,摄入生冷、辛辣、不洁食物的风险显著增加。”段灵表示,高考后不少学生出于“补偿心理”,饮食上过度放纵,大量食用油腻食物、垃圾食品或频繁聚餐,极易诱发急性胃肠炎,严重者甚至导致急性胰腺炎。同时,云南野生菌陆续上市,误食或不当烹制,中毒的风险增高。此外,考前被搁置的体重管理问题,也在假期集中出现,若不干预,不良饮食习惯将延续至大学阶段。

  段灵介绍,科学规划高考后的生活,并非剥夺放松乐趣,而是为健康考虑。考后需逐步恢复规律生活,核心在于建立可持续的“吃动平衡”模式。严格3餐时间,晚上8点后及睡前1小时不进食,优选水果、牛奶、鸡蛋等作为健康加餐,每周累计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同时,要学会计算并关注自身体质指数(BMI),避免假期体重失控。

  段灵建议,可以利用假期,学习辨识食品标签,关注成分、有效期等,掌握简单的烹饪技能。对于即将离家求学的学子,可提前了解大学所在地的饮食特点,尝试接触适应,减少入学后的饮食文化冲击。对于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可以到临床营养科等科室,制定体重控制计划。  记者张晓莉摄影报道

本版文章

昆医大附一院看病更“智慧”

2025-06-10

穿上“心电衣” 无人机来救你

2025-06-10

市延安医院“隐形守护”助康复加速

2025-06-10

市疾控中心全省质控考核获“满意”结果

2025-06-10

省三院医疗团队赴峨山县提升当地脑卒中救治能力

2025-06-10

两家医院到市二院考察“免陪照护”

2025-06-10

市三院专家门诊扩容

2025-06-10

老人胸痛自行服药险酿悲剧

2025-06-10

目录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经济
  • 第A05版:都市
  • 第A06版:健康
  • 第A07版:图志
  • 第A08版:天下
版面
第A01版:封面
  •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久久为功推进绿美云南建设
  • 云南安排1.4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 第9届南博会首批参展品顺利通关
  • 2025年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启动
  • 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第A02版:要闻
  • 第21届东盟华商会将在德宏州举办
  • 近百支球队激烈角逐
  • 安宁廉景处处入眼 廉风时时拂身
  • 以谈心谈话为切口 做深做实政治监督
  •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 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第A03版:要闻
  • 少年落笔 梦想启航
  • 全省33所技工院校具备招生资质
  • 昆明主城自来水水质连续5个月考满分
  • 昆明市主城2025年5月城市公共供水水质通告
  • 昆明中央商务区企业数智大讲堂开讲
  • 安宁北港与老挝陆港将共建跨境供应链网络
  • 滇中引水石鼓水源工程出水竖井施工完成
  • 西山区“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第A04版:经济
  • 云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扩容
  • 滇酒产业集聚区将落地昆明
  • “云南造”电梯开始生产
  • 云南4地入选全国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联系点名单
  • 阳宗镇颁发首批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
  • “木水花市场游”名片越擦越亮
  • 云南携手多地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新模式
  • 简讯
第A05版:都市
  • 人参果“触电”销售 为产业发展添活力
  • 低空经济村村通  试点探索乡村振兴“新基建”
  • 妙笔生花绘美景
  • “万辉·星城山禾苑”项目交房公告
  • 官渡区全面“体检”工会驿站
  • 富民县举办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劳动竞赛
  • 禄劝县乌蒙乡3小时抢通断交路
  • 云南嵩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的公告
第A06版:健康
  • 专家支招预防“考后综合征”
  • 昆医大附一院看病更“智慧”
  • 穿上“心电衣” 无人机来救你
  • 市延安医院“隐形守护”助康复加速
  • 市疾控中心全省质控考核获“满意”结果
  • 省三院医疗团队赴峨山县提升当地脑卒中救治能力
  • 两家医院到市二院考察“免陪照护”
  • 市三院专家门诊扩容
  • 老人胸痛自行服药险酿悲剧
第A07版:图志
  • “三块钱”食堂的爱心坚守
第A08版:天下
  •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党中央作出最新部署
  • 我国5月份CPI同比下降0.1%
  • 52项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辽宁公布1200余件满铁档案 揭露日本侵华罪行
  •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突出促就业实效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开始举行
  • 前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
  • 中国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增至47国
  • 前5个月税务部门办理跨区域通办业务超52万笔
  • 美国警方在旧金山抗议活动中逮捕约60人
  • 俄乌发生大规模无人机攻防战
  • 气候变化速度远超珊瑚礁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