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融创未来
——写在昆明日报复刊40周年之际
昆明日报 | 第A04版:1985-2025昆明日报复刊40周年 2025-08-01












  所有的努力都有记忆,所有的奔赴都有意义!

  1985年8月1日,停刊24年的昆明报复刊。岁月长河中一个平凡的时刻,在传媒发展时光谱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昆明日报由此迎来一个转折,开启了崭新篇章。

  40年的风雨兼程,铭刻着昆明报人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前进足迹,书写着昆明报人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雄心壮志,饱含着昆明报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澎湃豪情。艰辛付出,在春城大地描绘出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

  一路走来,一代又一代的昆明报人以智慧、理想、青春、汗水,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锐意改革创新,为时代铸魂、为人民立传、为梦想放歌。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传播党的声音、反映人民心声,忠实记录全市各族群众团结一心跟党走的奋斗足迹,热情讴歌各族干部群众的实践创造,生动展现春城大地奋发有为的光辉成就。

  激情岁月里的执着与热爱,转化为一件件镇版刷屏的新闻作品,记录伟大时代、高唱盛世凯歌、凝聚奋进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舆论支撑。

  曾记否?

  复刊之初,昆明报人在一没有自己的办公用房、二没有印刷厂、三没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条件下,以一股子闯劲,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不畏艰苦,敢打敢拼,到1986年10月1日,昆明报由复刊时四开四版的周报发展成每周出三期。

  1989年1月1日,又用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发展成对开四版的日报、大报,并改名为昆明日报。从此,昆明日报一跃成为辐射全省的省会中心城市综合性日报、大报。

  2009年9月27日,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成立。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党委关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是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昆明日报进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阶段。

  2014年6月8日,昆明日报移动新媒体“掌上春城”正式上线运营。

  2023年,昆明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昆明日报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

  一次次成长印记中,载满昆明报人的憧憬、梦想,以及报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追求。

  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激情澎湃的奋进历程,可谓铿锵有力、踏石留印。迈出的每一步,都顺时应势、击水行舟,融入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

  我们坚持正确方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们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讲好奋进新时代的昆明故事,传播昆明好声音,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我们坚持深度融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强化使命担当,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通过“报、台、网、端、微、屏、号”协同联动,“策、采、编、印、发、播、管、控”一体化运行,实现“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表达、全媒传播”,不断优化升级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我们坚持移动优先,建设好以掌上春城为代表的移动传播平台,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充分借助移动传播手段,牢牢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我们坚持技术赋能,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把最新最好的技术运用到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反馈各环节,以适应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媒体形态、传播方式加速演进的趋势。

  ……

  40年的记忆,弥足珍贵。既展现了一份报纸的奋斗与荣光,更回响着春城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让人们从中追寻历史的足迹、聆听岁月的回声、感触时代的脉搏。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40年的奋斗、积累,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奋进新征程多了一份坚定自信、睿智从容、豪迈激情。

  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大部署。这是媒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昆明日报将以复刊40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守正创新,坚定融合发展,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汇聚起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的强大力量,为加快推进“六个春城”建设、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昆明发展新局面营造更好舆论氛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脚步。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向高处登攀、向远方前行,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在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历史的崭新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这是昆明报人的责任所在、使命所在。

  步入不惑之年的昆明日报,重整行装再出发,未来可期、大有作为!孔德怀/撰文

    印迹

  1958年

  ●1月1日,《昆明报》正式创刊,在内部发行

  

  1961年

  ●2月1日,出版至911期,《昆明报》停刊

  

  1985年

  ●8月1日,停刊24年的《昆明报》恢复试刊出版

  ●9月2日,《昆明报》推出复刊第一期报纸

  

  1986年

  ●5月9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决定:《昆明报》是市委机关报,为市委部委一级独立建制的县级事业单位

  ●7月1日,《昆明报》由内部发行改为全国公开发行

  

  1988年

  ●8月底,市委、省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从1989年1月1日起,改为日报发行,报名为昆明日报

  1989年

  ●1月1日,昆明日报正式推出,由此,一张辐射全省的省会中心城市综合性日报诞生

  

  1992年

  ●8月1日,昆明日报周末专刊《都市周末》正式出刊

  

  1996年

  ●1月1日,昆明日报社投建的激光照排室正式出版胶片,结束全国省会城市报最后一家无照排加工的历史

  

  1997年

  ●1月1日,昆明日报社自办发行送报上门工作全面启动

  

  1998年

  ●昆明日报社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

  

  1999年

  ●1月18日,在昆明日报《都市周末》《百姓生活》两个专刊和《民族文化报》基础上创办的《都市时报》正式出刊

  ●5月1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隆重开幕,昆明日报一、四版进行办报以来也是全省报纸首次全彩版面报道

  ●12月,昆明日报社由后新街搬至丹霞路新建好的昆明市新闻中心

  

  2001年

  ●8月1日,在云南新闻界第一家实行新闻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2004年

  ●全报社事业总收入首次过亿元,增长率为51.75%

  2005年

  ●8月8日,在复刊20周年庆典之际,报社正式向社会公布昆明日报报魂:办报目标“办中国西部最好的党报”;报业精神“团结和谐,创造卓越”;办报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月16日,推出复刊20年来规模最大、最彻底的改扩版,赢得社会和广大读者好评

  

  2008年

  ●12月11日,昆明日报社承办的昆明信息港(https://www.kunming.cn/)开港,成为集新闻、政务、商务、英文、互动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门户网站

  

  2009年

  ●9月27日,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成立

  

  2012年

  ●报社经营逆势上扬,实现昆明日报收入过亿元

  

  

  2014年

  ●6月8日,云南首个新闻客户端“掌上春城”上线

  

  2015年

  ●4月22日,昆明日报在复刊出版10000期之际,成功进行改版升级,新设“视点”“热议”等版面

  

  2016年

  ●昆明日报推出理论版,署名“昆正平”的重要评论品牌效应显现

  

  2017年

  ●在中国城市党报30届年会上,昆明日报荣获“中国城市党报媒体融合十强”品牌

  ●全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于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正式启用

  

  2018年

  ●4月,中国报业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昆明日报社荣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单位”称号

  2019年

  ●5月28日,在中国报业第三届融合创新大会上,集团(报社)荣获“2018年度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奖”

  

  2020年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基本建成,新增软件著作权13项,软件著作权累计达68项

  

  2021年

  ●7月,昆明日报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版大型特刊《伟业》,被中国报业协会和广大读者收藏

  ●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昆明日报推出《春城之约》《绽放》特刊,创新推出封面通版报道

  

  2022年

  ●12月30日,昆明市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

  

  

  

  2023年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昆明日报社)、昆明广播电视台、昆明市新闻中心管理处正式整合组建为昆明市融媒体中心

  

  2024年

  ●高质量办好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

  

  2025年

  ●3月,昆明日报推出连版卷轴,生动展现“总书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

  本版稿件由宗卫、夏奉娟整理编撰

  美编王丽娜制图  图片为资料图

目录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1985-2025昆明日报复刊40周年
  • 第A05版:1985-2025昆明日报复刊40周年
  • 第A06版:经济
  • 第A07版:教育
  • 第A08版:天下
  • 第A09版:城市空间
  • 第A10版:城市空间
  • 第A11版:城市空间
  • 第A12版:城市空间
版面
第A01版:封面
  •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发布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军旗旗面式样
  • 给2个单位、5名个人记功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全市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 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 “八一”军事日活动感受强军风采
第A02版:要闻
  • 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伟大征程上
  • 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 昆明2名非公人士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全市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 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 市政协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情况专题民主监督
  • 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 市市场监管局聘任首批公平竞争政策智库专家
第A03版:要闻
  • “一带一路”昆明国际贸易服务站启动
  • 云南磷资源高效利用难题,被这个团队攻克了!
  • 云南省留学人员回国在滇创业支持计划启动
  • 2025年云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
  • 多举措赋能廉洁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 乘“数”而上推动发展
  • 滇中引水工程又一长隧洞顺利贯通
  • 2025年第二期机关党员“我来讲”微党课开讲
  • 呈贡区组织12家花卉外贸企业“出海”
  • 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第A04版:1985-2025昆明日报复刊40周年
  • 向新而行 融创未来
第A05版:1985-2025昆明日报复刊40周年
  • 向新而行 融创未来
第A06版:经济
  • 云南将实施七大行动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 昆明货物贸易进出口766.1亿元
  • 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超300万吨
  • 昆明新增1个省级零碳园区
  • 简讯
  • 遗失启事
第A07版:教育
  • 昆明学子暑有所“托”
  • 云南高校组团帮扶边境县(市)区
  • 云南机电学院思政课融入红色基因
  • 长春小学学子聂耳音乐周唱响《卖报歌》
  • 禄劝职中走出非遗“在地化”新路子
  • 20家校外培训机构上黑名单
  • 书林一小赴普洱市交流美育
  • 专家聚昆研讨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发展
  • “返家乡”大学生体验斗南花产业
第A08版:天下
  • 降低居民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
  • 北京通报极端强降雨致灾救灾情况
  • 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 中国工程院发布“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 我国拟出台规定保障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
  •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 缅甸宣布组建新联邦政府
  • 广告
第A09版:城市空间
  • 春城有面儿 更有里
第A10版:城市空间
  • 镜像之城打开活力阀门
  • 以站带城盘活沿线商圈
  • 地下管廊智慧脉动
  • 通道变消费场景
第A11版:城市空间
  • 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见效
  • 工商银行昆明分行推进反洗钱治理能力建设
  • 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多形式普及金融知识
  • 云南推出“财政+医保+商保”理赔新模式
  • 中国人寿发布2025年上半年理赔报告
  • 富滇银行首笔“取水贷”落地昆明寻甸支行
  • 华夏银行昆明螺蛳湾支行兑换35万元残损币
  • 招商银行全国少儿AI艺术展作品征集中
  • 恒丰银行文山支行服务企业“零距离”
第A12版:城市空间
  • 科技赋能资源管理
  • 五华区三处老民居将修缮
  • 云南两所高校拟有新动作
  • 福保半岛商业区全新启幕
  • 芳华里米轨文化小院成“社区会客厅”
  • 巫家坝将添16万平方米旗舰商业
  • 昆明恒隆广场唤醒老城区的“精致烟火气”
  • 非遗体验与趣味活动成酒店吸睛亮点
  • 清代地方志和小调里的昆明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