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净宇
清代昆明移民不断增加,民族融合不断加深,昆明方言多源一体,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见于清代地方史籍和民间小调中的昆明方言,已经和今天的“昆明话”非常接近了。
道光《昆明县志》中的昆明方言样本
清道光年间,昆明进士戴炯孙纂修《昆明县志》,这是云南第一部私人编纂的地方志。其中特辑《謏文》一篇,收录昆明方言词汇500余条,并收谚语60余条,十分宝贵。但清光绪年间刊印时,《謏文》竟被删去,幸而有私家收藏底本,仍然可查。《昆明县志》为戴炯孙在北京任职时所撰,用当时的官话注释方音,自然方便,为我们留下了清代昆明方言样本。
与明代不同,清代昆明移民更多元化,方言也更丰富。戴炯孙说,昆明县军民的祖籍多是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语言自然也融进了各地成分,于是他“博采而详录”,收集了不少方言词汇,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宗党、身体、食饮、动作、疾礧、宫室、器用、事物、常语等13类,可见清代昆明方言的大概面貌。
明万历年间谢肇淛在《滇志》中所记载的昆明方言,到清代的道光年间还在讲,如谢肇淛所记“松炬曰‘明子’”,戴炯孙则记“劈松柴片引火曰‘明子’”,谢肇淛记“蓄水曰‘海子’”,戴炯孙则记“积水成潭曰‘海子’”,如出一辄。
上至于天,清道光年间昆明把太阳叫“热头”,中午叫“下昼”,又出太阳又下雨叫“分龙雨”,如今都不太听说了。但打雷叫“升雷”,闪电叫“扯闪”,星星叫“星秀(宿)”,云叫“云猜(彩)”,虹叫“杠”,冬至叫“过冬”,下雨夹杂冰叫“下凌(音另)”,至今依旧。雾叫“罩子”也听不到了,但山顶雾仍有“山戴帽”之说。下至于水,水上涌称“冒”,桥洞叫“桥淹洞”,船着底叫“括”,至今如此。
昆明人的十二时辰都和生活节奏有关:天亮是寅时,太阳出来是卯时,吃早饭是辰时,早饭后是己时,太阳当顶是午时,太阳偏西是未时,吃晚饭是申时,太阳落山是酉时,天黑上灯是戌时,夜深人静是亥时,半夜是子时,上床睡觉是丑时。天黑定又叫“定更”,中午十二点又叫“晌午”,而“晌”读作“赏”,又是中原雅音。
人称也有意,清代昆明人父称“爹”,母称“嫫”,父之姊妹称“姑嫫”,母之兄称“舅爹”,母之弟称“舅耶”,舅之妻都叫“舅嫫”,母之姊妹称“姨嫫”,其夫称“姨爹”,祖父称“老爹”,祖父的姊妹称“姑奶”,姊妹之夫称“姑老爹”,又夫弟称“小叔”,夫兄称“大伯”,“女儿”两字并其声而急呼之曰“囡”——在这一串称呼中,除近年以普通话的“妈”替代了“嫫”以外,其余无大的变化。还可见当时不仅昆明城外四乡称母亲为“嫫”,城里人也称母亲为“嫫”。
还有:“‘背时’谓事事失败,抑郁不得志,亦曰‘背霉’或‘倒霉’”——这“背时”“背霉”,如今仍是昆明人的口头禅。击打叫“董”,“做事而多坏者”叫“董坏”,石头坠地、物坠水中,都叫“董”;用力扔东西叫“掼”,走路摔一跤也叫“掼”——一“董”一“掼”,皆从“象声”而来,十分生动,依旧是今天的常用词。生病叫“不自在”,生干疮叫“干格痨”,发怒叫“礩”,“不欲曰‘莫’”,“辞不屈曰‘謽’”——除了那个“干格痨”,今天仍然常用。
说人做事,“戏玩曰‘耍’”,有忽悠、戏弄的意思。这个“耍”现在还挂在昆明人嘴上。如“耍人”“你莫耍他了”“你耍得我玩改”。由此引伸,只说不做也是耍,如“耍嘴”“耍嘴巴”“耍嘴巴子”;赖皮也是耍,如“耍赖皮”“耍死皮”等。“耍”的另一个意思是“游观”,就是游玩,而比起“游玩”来,这个“耍”更潇洒、更通脱,问声“克(去)哪点儿耍耍?”山山水水都可以耍,“耍海”“耍山”“耍滇池”“三月三,耍西山”,甚至舞龙灯也可以耍,叫“耍龙灯”。身上只有独一无二的衣裤、鞋袜也是“耍”,叫“耍独龙”。
此外还有:动作快叫“窜”,催人动作快也叫“窜”; 磨物件叫“礰”,锥物件叫“礨”,推物件叫“耸”,铸物件叫“倒”,而“醵钱”叫“賩”,如今依旧。
再说住房,屋檐叫“檐口”,石阶叫“石坎”,门扣叫“老鸹嘴”,数正房叫“几间”,数耳房叫“几耳”,随着住房的新陈代谢,除“石坎”外,都说得少了。至于颜色鲜明叫“翠”,色败叫“蔫”,今天多用来形容人,称赞姑娘漂亮,就说长得“翠生生”的,称小伙子英俊,就说“子弟”。而聪明伶俐叫“纳造”,认真叫“把稳”,不精明叫“陋馊”,迟钝叫“懵懂”,散慢叫“塔散”,不洁叫“腊塌”,也叫“龌龊”。
那时四乡集市就叫“赶街子”了。赶街所带用具,“盛物竹器曰‘箩’,其小者曰‘提箩’,一手可提也。系于担而肩挑之曰‘挑箩’”,“重曰‘重錪錪’”,贵人赶街是“耍”,还要坐轿子,“轿夫曰‘大帮’”。街子上买小铜锅,叫“罗锅”,还有“扬米器曰‘簸箕’”,“舀水器曰‘戽斗’”,点灯的火草又曰“发烛”。当然还是吃的东西多,“蒸糯米砻之揉为饼曰‘糍巴’,作丸曰‘粉团’,丸以豆粉为衣曰‘豆面团’(食皆蘸以糖),作丸以汤下之,其有馅者曰‘元霄’,无馅者曰‘汤圆’”;还有“水豆脯曰‘豆脯脑’,以菜和食之曰‘菜豆花’”,“油炸面缕曰‘糤’”,“面浆曰‘面糊’,一曰‘糨子’,其刷帚曰‘糊刷’”——经此一读,如果我们穿越去赶清代的昆明乡街子,也不至于听不懂老乡的话了。
清代昆明调子里的方言
清乾隆、嘉庆年间,云南学者师范在《滇系》里记载了9首滇中调子歌词,这些调子是用当时的昆明方言演唱的,至今读来仍然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师范说这些调子“皆田间所唱,不知始自何人”。据现有资料,其中四首可在《池北偶谈》中找到,其中有:
姐在一岸也无远,弟在一岸也无遥;
两岸火烟相对出,独隔青龙水一条。
还有:
妹娇娥,怜兄一个莫怜多;
姑娘莫学鲤鱼子,那河又过别条河。
最后有:
妹想思,妹有真心弟也知;
蜘蛛结网三江口,水推不断是真丝。
清初编成的《明诗综》和《池北偶谈》把这些诗列入“浔州”民歌之列,这个浔州在今天的广西。而此后百年成书的《滇系》又记载了歌词相同的滇中调子,可见当时的昆明方言已完全接纳了这些内地民歌歌词,类似的情况应该还有不少,这和清初内地向昆明的大规模移民是分不开的。
《滇系》另记四首调子,为《明词综》和《池北偶语》中所无,不知是不是昆明调子高手的原创:
妹同庚,同弟一年一月生;
同弟一年一个月,大门同出路同行。
妹金龙,日思夜想路难通;
寄歌又没亲人送,寄书又怕人开封。
从这些小调的用词可以看出,当时的昆明方言和今天已经很接近了。
师范在《滇系》一书中所记昆明方言还称街市为“街子”,称积水为“海子”,称山岭为“坡子”,称沟渠为“龙江”,称院子为“万”,称关为“官”,称松炬为“明子”,称虹为“水椿”,“皆土俗方言”,和明代相差无几。可见明清两代昆明方言已大致定型了。
本版文章
科技赋能资源管理
2025-08-01
五华区三处老民居将修缮
2025-08-01
云南两所高校拟有新动作
2025-08-01
福保半岛商业区全新启幕
2025-08-01
芳华里米轨文化小院成“社区会客厅”
2025-08-01
巫家坝将添16万平方米旗舰商业
2025-08-01
昆明恒隆广场唤醒老城区的“精致烟火气”
2025-08-01
非遗体验与趣味活动成酒店吸睛亮点
2025-08-01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1985-2025昆明日报复刊40周年
- 第A05版:1985-2025昆明日报复刊40周年
- 第A06版:经济
- 第A07版:教育
- 第A08版:天下
- 第A09版:城市空间
- 第A10版:城市空间
- 第A11版:城市空间
- 第A12版:城市空间

-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发布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军旗旗面式样
- 给2个单位、5名个人记功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全市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 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 “八一”军事日活动感受强军风采
- 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伟大征程上
- 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 昆明2名非公人士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全市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 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 市政协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情况专题民主监督
- 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 市市场监管局聘任首批公平竞争政策智库专家
- “一带一路”昆明国际贸易服务站启动
- 云南磷资源高效利用难题,被这个团队攻克了!
- 云南省留学人员回国在滇创业支持计划启动
- 2025年云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
- 多举措赋能廉洁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 乘“数”而上推动发展
- 滇中引水工程又一长隧洞顺利贯通
- 2025年第二期机关党员“我来讲”微党课开讲
- 呈贡区组织12家花卉外贸企业“出海”
- 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 向新而行 融创未来
- 向新而行 融创未来
- 云南将实施七大行动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 昆明货物贸易进出口766.1亿元
- 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超300万吨
- 昆明新增1个省级零碳园区
- 简讯
- 遗失启事
- 昆明学子暑有所“托”
- 云南高校组团帮扶边境县(市)区
- 云南机电学院思政课融入红色基因
- 长春小学学子聂耳音乐周唱响《卖报歌》
- 禄劝职中走出非遗“在地化”新路子
- 20家校外培训机构上黑名单
- 书林一小赴普洱市交流美育
- 专家聚昆研讨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发展
- “返家乡”大学生体验斗南花产业
- 降低居民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
- 北京通报极端强降雨致灾救灾情况
- 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 中国工程院发布“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 我国拟出台规定保障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
-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 缅甸宣布组建新联邦政府
- 广告
- 春城有面儿 更有里
- 镜像之城打开活力阀门
- 以站带城盘活沿线商圈
- 地下管廊智慧脉动
- 通道变消费场景
- 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见效
- 工商银行昆明分行推进反洗钱治理能力建设
- 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多形式普及金融知识
- 云南推出“财政+医保+商保”理赔新模式
- 中国人寿发布2025年上半年理赔报告
- 富滇银行首笔“取水贷”落地昆明寻甸支行
- 华夏银行昆明螺蛳湾支行兑换35万元残损币
- 招商银行全国少儿AI艺术展作品征集中
- 恒丰银行文山支行服务企业“零距离”
- 科技赋能资源管理
- 五华区三处老民居将修缮
- 云南两所高校拟有新动作
- 福保半岛商业区全新启幕
- 芳华里米轨文化小院成“社区会客厅”
- 巫家坝将添16万平方米旗舰商业
- 昆明恒隆广场唤醒老城区的“精致烟火气”
- 非遗体验与趣味活动成酒店吸睛亮点
- 清代地方志和小调里的昆明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