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编范敏/制图
今夏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比往年更加繁忙。行李转盘边,除了拖着行李箱的旅游团,还出现了不少背着双肩包、手提电脑包的年轻人,以及推着特大号行李箱的中老年人——他们不是常规游客,而是准备在这里驻扎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数字游民”和“候鸟长者”。
来自上海的平面设计师许瑞就是其中之一。“原本只计划待一周,结果第2天就决定改签,直接租了个民宿月租房。”她坐在翠湖边的咖啡馆里,一边处理工作邮件一边说。
同样,68岁的福建退休工人张建民,正在树荫下缓缓打着太极拳。这是他来昆明度夏的第3年。这个夏天,昆明正从传统旅游目的地转型为全龄段旅居目的地,不同代际、不同地区的人们被这里的气候优势吸引而来,并以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留下。
慢与热的体验
下午4点的篆新农贸市场人头攒动,拎着大包小包的市民、游客穿梭其中。来自成都的短视频博主周哲正在直播采购菌子的过程:“直播间里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昆明待这么久,他们看完直播就明白了。”周哲说,这种生活节奏和新鲜食材的结合,在城市里已经很难找到了。
市场里的商户明显感觉到了变化。卖了20年豆花米线的张女士现在每天要多准备三成的量:“很多外地年轻人天天来,说是要体验在地生活,还帮我拍短视频。还有不少老人家,慢慢成了熟客,都知道他们爱吃什么口味了。”
夜间经济同样因旅居群体而改变。南强街巷的夜市摊位营业时间平均延长了两小时,一些针对长居客群的特色服务应运而生。“过去夜市主要是小吃和纪念品,现在增加了手作工坊、文化沙龙等深度体验内容。”夜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业态的客单价可能不高,但复购率非常高,形成了稳定的消费群体。
“气候是最初的吸引力,但不是留住人的唯一因素。”芒果智库经济学家王詠雪表示,当游客停留时间延长,他们开始深度体验本地生活,气候优势就转化为生活方式认同。而昆明气候带来的“慢温度”正在催生多元业态,形成独特的旅居经济生态。
许多早期旅居者成为昆明生活方式的传播者,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日常,吸引更多同好者前来。小红书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夏季与“昆明生活”相关的笔记数量同比增长315%,“昆明租房”搜索量增长287%。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旅居社群。
从气候到心灵的舒适
对于旅居者来说,适合生活的城市不仅是体感温度,更是一种心理温度的契合。
来自广州的退休教师刘卫军夫妇今年在昆明度过了整个夏季。“最初是因为广州太热来避暑,现在却考虑在这里买个小房子。”刘卫军说,这里的气候舒适,生活节奏也刚好,去菜场买菜,摊贩会耐心教自己怎么炒菌子;问路时,路人甚至会直接带一段路。“这种温暖比气温更难得。”刘卫军感慨。
在昆明市区各大公园,每天清晨都有操着各地口音的老年人在锻炼。来自哈尔滨的退休医生陈玉兰发起了“银发旅居”微信群,已经聚集了300多名成员。
“我们不仅一起锻炼,还组织去周边县城短途游,集体购买季卡参观景点,比单次购票便宜一半。”陈玉兰说,群里还定期举办知识分享会,由来自不同行业的退休人士轮流主讲,“上周一位老工程师讲了滇池治理,这周轮到我说东北养生食疗,没想到在昆明找到了退休后的第二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的气候吸引的不仅是国内的人群,还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特征。来自泰国的软件工程师Mano每年都会在昆明住两个月。“泰国的夏天太热,昆明则很舒适。”Mano说,这里的生活成本不高,互联网基础设施很好,还有庞大的外国人社区。
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金子强认为,昆明正逐渐成为东南亚和中国其他地区之间的“气候中介点”:“它以温暖但不炎热的气候,连接了热带地区和温带地区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跨文化生活体验。”
傍晚的海埂大坝上,散步的人群逐渐增多。有推着婴儿车的本地居民,有牵手的情侣,也有戴着耳机的远程工作者。夕阳将滇池水面染成金色,舒适的微风吹来,在这里,气候提供的不仅是体感的舒适,更成为一种连接世界的媒介,将物理温度转化为生活温度,将短暂停留转化为长期驻足,将旅游目的地转变为生活方式的供给地。 记者李梦瑶报道
本版文章
解读昆明“无夏”密码
2025-08-29
旅行社亮出“清凉账本”
2025-08-29
避暑不误学习
2025-08-29
民宿里的气候生意经
2025-08-29





- 第A01版:封面
- 第A02版:要闻
- 第A03版:要闻
- 第A04版:要闻
- 第A05版:要闻
- 第A06版:政协之声
- 第A07版:经济
- 第A08版:天下
- 第A09版:城市空间
- 第A10版:城市空间
- 第A11版:城市空间
- 第A12版:城市空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
- 刘洪建杨承新会见中国中铁董事长陈文健一行
- 刘洪建杨承新会见温商代表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 “郑和号”国际班列进入常态化运行
- 2025昆马10月12日石林开跑
- 习近平推动“上海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承担三项重大使命
- 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必胜信念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
- 宋庆龄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片展开展
- 云南游泳池水质在线监测小程序覆盖全省200余家场馆
- 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 做实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
- 艰辛化蜜 监督护航铺就榴莲果香致富路
- 西山区征集小区治理“金点子”
- 百余名高层次人才齐聚昆明进行交流
- 昆明启动“戴帽行动”主题宣传活动
- 原创音乐剧《阿者科》亮相昆明
- 本土原创歌曲《星海誓》七夕节首发上线
- “郑和号”国际班列进入常态化运行
- 协商于民“小切口” 彰显服务“大民生”
- 多元视角交流互鉴的智慧舞台
- 凭火车票游云南 近60家A级景区可免票或打折
- 前7个月云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532亿元
- 新一批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发布昆明1个基地入选
- 云南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 为危险加上“安全锁” 昆明这样筑牢危化品防线
- 简 讯
- 公 示
- 遗失启事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首场记者招待会介绍纪念活动最新筹备进展
- “感知中国—中美民间友好音乐故事会”在美举办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介绍大学生应征入伍优待政策
- 广 告
- 邀请函
- 生活不止眼前的气候
- 解读昆明“无夏”密码
- 旅行社亮出“清凉账本”
- 避暑不误学习
- 民宿里的气候生意经
- 云南多举措提振内需动能
- 云南省首个高版本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落地
- 云南中行多维度开展跨境金融宣传
- 华夏银行昆明分行践行“枫桥经验”化解金融纠纷
- 恒丰银行以金融之力铺就高原蔬菜“出滇路”
- 2762万元“裕农快贷”惠及111户农户
- 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落地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 招商银行昆明分行“政采贷”上线云南省政府采购网
- 恒丰银行楚雄小微支行保住老人10万元“家底”
- 广发银行“少年篮球之星·昆明站”开赛
- 西山区老旧小区外墙“焕新”更“安心”
- 昆明餐美协赴猫哆哩集团参观考察
- 昆明住建领域多措并举打好防汛“主动仗”
- 盘龙区山水新城保障房项目地下室结构封顶
- 好悦天地联动商户助力“骑手友好型”社区建设
- 昆明恒隆广场致力打造离境退税示范
- 近代昆明方言的“通用词”和“吉令”